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力拓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Alf Barrios)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加强与中国伙伴的联系和交流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矿业巨头,力拓深耕中国市场超过半个世纪。
“今年年初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刚刚调整,我就马上来到中国,与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还有中国员工见面交流。”白睿明说,中国是力拓最大的市场和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其技术、解决方案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如今,中国已贡献了力拓集团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力拓最大的单一股东中铝集团也是中国企业。在此情况下,加强与中国伙伴的联系和交流至关重要。
抱着这样的心态,力拓不仅多次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即将启幕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也有力拓的身影。“链博会的举办彰显了中国在促进全球发展、稳定全球供应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力拓希望在其中发挥作用。”
本届链博会上,力拓将在智能汽车链设立展台,展示公司生产的用于汽车车身及零部件制造的铁矿石、铜、铝等材料。力拓还将展示与其下游客户的合作成果,如福特的经典皮卡F-150模型,这是全球首款全铝车身皮卡,所使用的高强度铝合金有助于提高性能、减轻重量。
谈及大宗商品供应链发展态势,白睿明认为,采矿业供应链具有全球性、长周期及资本密集等特点。矿区往往地处偏远、环境艰苦,需要复杂的设备及材料物流运输,且相关材料对维持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预计今后大宗商品供应链不仅需要抵御各种风险,也将向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在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相应减少碳足迹。
他坦言,全球供应链实际上一直在发展变化。近年来,得益于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中已处于领先地位。
白睿明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稳固,其韧性和完整性为跨国企业深化在华发展增添了信心。
目前,力拓已与宝武、首钢集团、清华大学等中国企业、高校和机构开展相关研发合作,共同探索低碳钢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力拓还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技术与创新中心。
“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的承诺与力拓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这也确保了我们在与中国伙伴实现共赢合作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白睿明说,中国在多个领域引领了全球绿色技术的发展,这让力拓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巨大潜力。(完) 【编辑:刘欢】
“千兆网速,超低延迟,每月5元的校园网……东门右拐200米就是地铁站,性价比拉满”“本来想打满分,扣1分是因为食堂”。近日,虎扑App的全国高校评分走红网络,不少“机智评语”成了新的“网络梗”。对此,虎扑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中肯的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若存在造谣抹黑学校的点评内容,校方可以联系平台核实处理。
当前,人们对形形色色的高校排名榜、评分榜并不感到新鲜。但是,虎扑提供的高校评分,还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因为绝大多数高校排行都遵循专业指向,比如根据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情况、学生就业率等数据进行排名,而网络平台的高校评分,显然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感性体验。
专业评价机构发布的高校排行榜,当然有真实、客观的一面,但来自学生的主观评价,同样反映了高校办学的实际面貌。每个学生关心校园生活的侧重面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关心授课吸引力,有的学生关心食堂饭菜的口味,有的学生关心宿舍条件……如此不一而足。这些评价角度,弥补了专业评价所忽视的一面,而种种基于个人感受的评价集合在一起,也补充了相应高校的真实画像。
实际上,即便当前排行榜对高校办学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民间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也始终有着单独的一杆秤。这杆秤无疑是多元化的,可能和高校就业率、深造空间等务实的指标有关,也可能与高校校园环境、生活条件有关,甚至也与高校的价值观、所在城市的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网络平台所做的无非就是把这些声音集纳在一起,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
当然,学生评价高校,因为身份和出发点的原因,难免缺乏整体观。比如,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并不直接从事科研,他们对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并无深入了解,只能出于自身经验对高校进行评价;一些学生可能放大缺点而忽视优点,比如因为某位老师的问题而给学校整体师资水平下结论,因为食堂某个菜的问题而质疑整个食堂;由于阅历、社会经验的限制,一些学生的评价难免不够成熟,出现“在校时骂母校千万遍,离校后一直想念”的情况。
对此,高校不必求全责备。既然是网络民间评分,其结果并不会在实质上约束高校、影响高校办学,旁观者对其公正性、权威性也不会有太高的期待。看到这些评分的人,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参考。面对学生或犀利或调侃的评论,高校也不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它当成畅通言路的渠道,以兼容并包的态度看待网络评分。
高校评分走红网络,让人联想到一些高校流行的网络匿名“树洞”。不少学生在“树洞”就校园事务发表意见,倾诉个人在校园生活中的遭遇和情绪等。一些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也会在这些匿名论坛潜水,倾听学生意见,从而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网络评分的出现,同样是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提高校园管理水平的方式,高校应珍惜这些公众表达,从而探索学校治理的新途径。(王钟的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