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5(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 - (中国)集团股份公司

新宝5(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2023-02-22

  中新网防城港11月27日电 题:中越边境线上风情串联 推动边境旅游提档升级

  11月下旬,小雪已过,在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广西防城港东兴竹山村依然温暖如夏,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使这个中越边境线上的美丽渔村,如这天气般热腾。在通幽干净的竹林村道上和古朴的老街里漫步十分惬意,让人流连忘返。

  竹山村与越南芒街隔海相望,中越界河——北仑河从这里出海,北仑河出海口附近的“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始于清朝末年的老街、广西沿边公路零起点纪念坛、山海相连地标广场等景点,串联起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边关国门文化旅游线路,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

  竹山村第一书记许成羽介绍,竹山村正利用古碑、古街等资源来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并引导村民开展餐饮接待、民宿服务等项目,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新宝5(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

11月25日,游客“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景点参观。翟李强 摄

  防城港沿边沿海,依托边、海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正大力发展特色边海旅游。2021年,竹山村完成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村级试点后,防城港以竹山为样板选取了交东、澫尾、河洲等一批有条件的行政村拓展实施融合试点项目,至2022年底,防城港全市边境县区建成了村级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12个,初步形成边境地区村级文旅融合示范带。

  其中澫尾是中国唯一的海上民族——京族的聚居地,与山心、巫头组成的“京族三岛”,其独特的京族风情和滨海资源,年接待游客量超300万人次。

  近日,在东兴京族博物馆里,“壮美广西·多彩边关”中国文艺名家边疆行采风团一行,被京族姑娘阮媛媛用独弦琴弹奏的一曲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所吸引,依依不舍,意犹未尽。采风团此行探访了“海上胡志明小道”、北港故里、簕山古渔村、竹山村、京岛、东兴口岸等,领略了中越边境线上的边关风情。

新宝5(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周闻道因工作关系多年前曾到访防城港,他说,防城港是一座美丽且有爱国情怀的城市,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而且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摇篮。这次以文学的视角,真正的走进了防城港,感触良多。走进防城港,发现防城港,书写防城港,对作家来说,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11月25日上午,游客在东兴国门景区。翟李强 摄

  25日早上,连接防城港东兴和越南芒街的北仑河大桥熙熙攘攘,东兴国门景区逐渐热闹起来,商铺开门迎客,也有许多中越边民在摆摊卖着越式小吃与特色商品,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越南咖啡、腰果、各式饼干、红木制品……赶早的游客开始“买买买”,不亦乐乎。

  作为边境地区,跨境旅游是防城港市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官方统计,2018年3月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设立以来,防城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当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2765.37万人次,增长36.0%,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达到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22.2%;2019年接待国内游客3651.69万人次,同比增长32.95%。受疫情影响,2020年-2022年接待游客量有所下降。但2023年防城港旅游市场回暖,1—10月,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已查验旅客350万人次,入境边境游截至10月25日9214团,共113354人。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区。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边境文化旅游,深化构建边境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目前,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完成各项改革试验任务。2022年,广西出台《加快建设边关风情旅游带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最美边关风景道”“边关美景”“边关好戏”“边关美宿”等7大品牌,致力将边境一线打造成为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据悉,防城港市正推动核心文旅景区提档升级,深入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深入融合发展。由东兴和芒街合作举办的“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即将重启,东兴国际跨境足球超级联赛也即将在东兴拉开,将打造“足球赛事+口岸经济+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完)

新宝5(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

  中新网11月27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7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会上表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进建设。

新宝5(中国)官方网站推荐欢迎您

  会上,有记者问,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什么样的服务设施?设施建成后将会提供哪些服务?工程实施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对此,刘明表示,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具体“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实施方案》明确,要按照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原则,鼓励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插花”式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各地可根据不同城市类型和社区特点精准施策,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以城市为单位整体谋划,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推进。

  刘明指出,补齐社区设施短板是一个方面,依托设施为民服务才是目的。《实施方案》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主要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各地要按照精准化服务要求,优先和重点发展当前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比如“一老一小”、社区助餐、儿童托管等,逐步补齐其他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

  刘明强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关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必须稳妥有序推进,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进建设。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工作基础、财力水平等因素,选择部分城市和社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形成模式。在总结试点形成的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向其他各类城市和更多社区稳妥有序推开,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编辑:刘欢】